时间:2023-06-06 21:41:43 | 浏览:52
前几年上映了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影片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中国元素。比如整个故事框架,就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除了“鲲”,影片中的建筑也十分抢眼。
这种建筑,称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等地,所以一般都叫“福建土楼”。
中国建筑概况
中国的建筑,早起分为两大派,即南方建筑和北方建筑。北方建筑发源于黄河流域,人们见猛兽居住在天然洞穴里,于是跟着模仿,挖穴而居,这是穴居。南方建筑发源于长江流域,人们见鸟类在树上建窝,也跟着模仿,搭巢而居,这是巢居。
以后建筑技术改进,南北方交流,穴居逐渐从地下到地上,巢居也慢慢从树上都地上,二者终于融合。从夏商的茅屋宫殿,到唐代大明宫,再到明故宫,建筑技术不断提高,各地民居也逐渐成熟。
比如陕西一带,因为缺少建筑木材,而当地土质极好,于是人们建造窑洞居住。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抗震,其使用年限,可达一两百年。这其实是一种“返祖现象”,因为北方人最早就是挖洞居住。
比如云南傣族竹楼,当地经常发水,而且竹子又多,人们便伐竹建屋,下层以粗柱作基础,四面空旷,可以有效排水。
民居最大的特点是形制不一,这主要是因为各地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
土楼背景
土楼的居住者是客家人,客家先民原本在中原地区居住。自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客家人便开始迁移,到洪秀全在广西起义时,客家人先后经过五次大迁移,而每一次迁移,都是为了有个安稳的地方住着。
早期的客家先民,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又初来乍到,在这与世隔绝的大山之中,只能搭建简陋的房子,遮风挡雨。
为了生存,他们不仅要开荒种地养殖,还要经常面对野兽、盗匪和地方恶势力的侵扰。在这种险恶山居环境下,客家人不得不聚族而居。于是,防卫功能越来越重要,从城寨到城堡,最后到土楼,客家人的房屋才定型。现存最早的馥馨楼,建于769年,距今已经1200多年。
土楼功能
为防山洪暴发,土楼以坚硬的石块作为建造基础;为了隔热御寒、抵御匪盗袭击,他们建造高大的土墙和屋檐;为了对抗地震,土楼的土墙中,密布墙骨。为了防止外援被断,内粮不足,他们在土楼内设置空房进行养殖……
土楼集防盗、防火、饲养、贮存、晾晒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以看得出来,客家人生活的处境和愿望。
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风水”理念,适应生活和防御要求,还相当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
土楼的建筑材料也很有特色,除了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外,还有粘土、糯米、红糖、竹片等,颇有明长城和赣南围屋的的特色。
多说一句,明长城和明城墙,利用了糯米的黏性,来增加砖石的坚固性;而赣南围屋也是为安全,为了防止屋内无粮,他们用蕨粉或者糯米、红糖和蛋清抹在墙皮上,既可以增加坚固,又可以在极端情况下,吃墙皮度过。
田螺坑土楼群
从明朝晚期开始,福建土楼步入成熟期,随后在清代获得了巨大发展,这一时期土楼的建造工艺达到炉火纯青,造型多姿多彩,形成了方楼、五凤楼、圆楼等体型系列。
田螺坑土楼群属于圆土楼,共5座土楼,包括方形的步云楼,圆形的振昌楼、瑞云楼和昌楼、椭圆形的文昌楼。
田螺坑自然村,四周群山高耸,中间地形低洼,形似田螺,故而得名。据专家考证,五座土楼之间,采用黄金分割比例2:3、3:5、5:8建造;史学家、地理学家称这五座土楼为《周易》金、木、水、火、土的杰出代表。
华安土楼福建土楼,因其大多数为福建客家人所建,也称“客家土楼”,于2008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广东三省的客家地区,是以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与木结构结合,不同程度地使用石材的大型居民建筑。它们是历史上中国
土楼,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土楼一般是由二、三圈组成,由内到外,环环相套,外圈高十余米,四层,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四层是卧室;二圈两层有三五十个房
初溪土楼群位于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是福建土楼中年代最久远的土圆楼之一,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刘永良摄崇山峻岭之间或圆形或方形的土楼,是人们对于福建古民居最直接、最强烈的印象。
土楼,也许很多人都没有见过,因为它的分布范围不是很广,大多是特定在一些地方,如福建的土楼就是最多的。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几十上百人一起居住,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拥有最多土楼的地方就是龙岩市永定区
前几年上映了一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影片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中国元素。比如整个故事框架,就来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除了“鲲”,影片中的建筑也十分抢眼。这种建筑,称为土楼,主要分布在福建等地,所以一般都叫“福建土楼”。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现代汉浯词典》的解释,所谓"楼",就
“八闽大地”福建是一个很美的古镇,来福建旅游,你可以看到被誉为“东方城堡”的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2008加拿大魁北克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把福建土楼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福建土楼由福建省永安、南靖、华安三地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
漫步在云水谣的古道上,在路旁一个小画室里看见了一幅画,正是福建土楼的标志性建筑“四菜一汤”田螺坑土楼。当时就被画中的“四菜一汤”土楼所深深的吸引了,连忙问正在作画的画师,这些土楼在什么地方......?驱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着,几十公里后翻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兴盛、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百姓生活红红火火。“我的家,在中国”成为中国老百姓自豪的身份言说。随着“绿水青山”、传统文化复兴思想的兴起,政府、企业以及越来越多的普通人重返故乡、在传统街区和广大乡村,再造美丽
福建漳州,田螺坑土楼群位于漳州南靖县书洋镇,建县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与隶属龙岩地区的永定交接的书洋、梅林两镇,大多数是客家人,其它乡镇则以闽南人居多(图片来自东方IC)四座圆楼簇拥着一座方楼,像是一朵怒放的梅花,美妙绝伦,璀璨夺目,又像是一支
土楼,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 根据《现代汉浯词典》的解释,所谓"楼",就
福建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主要分布在福建漳州南靖、华安,永定等地。它有着奇特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福建土楼以圆形为主,但也有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等其他形式
是不是被各种土楼群完全搞蒙了?我先在这里给大家梳理一下: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属于永定。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云水谣土楼群,属于南靖。初溪土楼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区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建于明
福建现存 3万多座土楼,主要集中在龙岩永定县、漳州华安县、南靖县。处于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数量并不多,她没有永安、南靖土楼那么有名气,但这里的土楼却有着别样的风采。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三
福建土楼最终形成的过程,可分成两部分:起源来在闽南,传承来在闽西。前者是创意灵感,后者是群众基础。云水谣土楼从闽中土堡、客家围屋再到福建土楼,三者在传承方面具有延续性,有点水到渠成的感觉,故而,更多的人愿意相信福建土楼就是客家土楼。但从客家